<新時代 心宣教>系列之完結篇:雙職宣教
織帳篷的機會與挑戰
饒以德 OMF全球華文總編輯
宣教和營商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都不是浪漫的事,都需要清楚的目標,需要堅持,需要夥伴。聖經裡的亞居拉百基拉夫婦有保羅、亞波羅這些同路人的偕行,也有來自哥林多教會弟兄姊妹的情誼與關懷。對於此刻正在禾場努力的「亞居拉百基拉」們,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邀請您來一起動動腦筋。
某宣教地對外國人的居留政策漸趨緊縮,但依然張開雙臂歡迎外來投資。對外招商的項目五花八門,有旅遊業、顧問公司、餐廳……等等。在了解法規要求需投入的資本額,並評估當地商機後,亞居拉夫婦決定以開餐廳做為營商的事業。
謀定而後動
除了聖靈的引領,他們需要先擬定營商宣教(簡稱商宣)的關鍵指標和營運計畫。商宣關鍵指標要訂出使命異象,以及合於聖經的經營理念。而制定營運計畫則是讓經營架構與資金管理有健全的監督機制。在計畫初期,正好有一筆奉獻指定支持他們的事工,為這個將起步的事業挹注第一筆資金,也成為上帝開路的印證之一。
經驗與資金的調度
由於亞居拉夫婦沒有經營過餐廳,他們事先到其他餐廳學習,累積實作經驗。經費周轉更是一門學問。初期辦理營業登記,就需要投入現金的資本額,頂讓費又是一筆可觀數目,當發現廚房設備不符使用時,還需增購相關設備;餐廳開張後六個月入不敷出,是商業知識,但對不熟悉商業市場的生手,資金調度的操盤困難,可想而知。即便他們製作的食物和產品很受歡迎,也需
半年才轉虧為盈、幾年後才能陸續展店。在當地累積的經驗,慢慢成為和政府人員往來時可以暢談的生意經,也因而頗受當地信賴。
你是基督徒?
聘僱與管理當地員工是另一個大挑戰。員工當中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但非基督徒員工的品格表現有時還比基督徒好。如何在聘僱關係中兼顧公義與慈愛來榮耀神,是亞居拉夫婦經常要面對的課題。當地的信仰群體對基督教並不友善,加上大環境及政治壓力,他們需要花很長時間與人建立信任關係,把握適當的時機進行信仰的對話。
無論是他們個人的安全,或是傳福音的行動,都很需要智慧與聖靈的保護引導。
營商宣教、開餐廳都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亞居拉夫婦需要長期留守當地,期許自己在當地活出真實營商的身分承諾與見證,而非只將商業當作取得簽證的跳板,所以他們用心製作好的食品,用誠信的態度面對顧客與供應商,日以繼夜地維持餐廳的運作,無法回國休息或探親,還要分配時間進行福音事工。他們的責任與工作負荷非常吃重,卻難有人可以分擔……。
文章來源:快報 2023年2月/第55期
閱讀更多 專為台灣弟兄姊妹所編的 「內地會快報」https://omf.org/tw/omfexpress/
訂閱最新出刊消息,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