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心宣教>系列之五:正面迎機的宣教

無人能關的門 — 在穆民漁村的事工轉變

胖丁
創啟地區宣教士

 

一間在東南亞S小漁村默默服事與守護當地26年的基督教醫院,在政府的要求下,正式關上曾溫暖接待無數病患的大門。

 

照料人心的醫療宣教

醫療宣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策略,S漁村醫院不僅為當地的穆斯林與佛教徒提供醫療資源和服務,更打動人心的是這些醫生與護士們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愛。當病患從他們身上看見愛,也就更渴望認
識他們背後那位愛的源頭。這間醫院非常特別,除了一般的疑難雜症,還有專門為痲風病患設立的門診與病床。痲風病不只出現在聖經的記載中,其實一直到1970-80年代,在S漁村都仍屢見不鮮。如同耶穌醫治了大痲風病人,身為醫護的宣教士們願意接觸、接待這些病患,細心照料他們的傷口,不害怕傳染的風險。痲風病的療程相當漫長,最短也需要五年到十年,如果病患們不方便來醫院,護理師會定期巡迴村莊為他們換藥,這也讓他們有許多時間能和病患分享神的話語。在榮辱文化中,痲風病是受到家族與社會唾棄的,但神卻醫治他們,使他們生命各層面得著修復。

 

再美的服事仍可能要關門

然而,看似敞開的門,卻出人意料地關上。由於政府對外國人員執行醫療行為有越來越多的限制,加上大環境的氛圍,被伊斯蘭復興的浪潮緩緩煽動,基督教醫院與基督徒的身份在以穆斯林為主的漁村中,漸漸變得敏感與受限。不過,即使醫院關閉了,福音的大門並未就此關上。痲風病的醫護事工,反而透過探訪的方式更加深入各個村莊。雖然有些當地的信徒,默默離開了公開的教會聚會,回到原本的穆斯林生活,但仍然有許多信徒堅守他們的信仰,轉為地下聚會。

 

「被動的」主動出擊

事工必須在神的帶領下開出一條新路,學習與體會耶穌「道成肉身」的心志。神也幫助同工們不斷思考與嘗試:究竟什麼樣的傳福音方式可以合乎當地的文化與處境,將福音帶到他們中間呢?醫院的門雖然關了,宣教士們卻不再被動等待人們走近身邊,而是主動出擊。他們在考量大環境的壓力後,用更多創意,以更自然、拿掉宗教標籤的方式活在未得之民中。

 

下一個十年呢?

90年代,許多人透過函授學校的形式讀到神的話;00年代,許多人透過語言中心的英文課程認識一群特別的外國人以及他們與眾不同的生命;網路的世代,許多人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有趣的貼文,和小編開始了信仰的問答。下一個十年、下一個世紀,不論政治、社會、文化如何變遷,神會因此關了哪一扇門,又開了哪一扇門,我們都盼望在禱告裡深深地與神的心一起跳動,心意更新而變化,放下自己的想像與時間表,讓神用祂的方式,深入每個文化中尋回失喪的羊。

 

 

 

 

 

 

文章來源:快報 2022年12月/第54期 

閱讀更多 專為台灣弟兄姊妹所編的 「內地會快報」https://omf.org/tw/omfexpress/

訂閱最新出刊消息,請點我

 

 

 

Recent Post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謝謝您與我們聯繫!接到您的訊息後,會盡速回覆您!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