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心宣教>系列之五:正面迎機的宣教
正面迎擊–創傷的挑戰
陳鳴鷹
快報編輯
研究顯示,高達94%的宣教士在工場上有過創傷經歷,其中86%的宣教士更是遭遇不只一次。這些創傷事件包括:危及性命的疾病、綁架、謀殺或自殺、天災、強姦、性虐待、酷刑、戰爭、監禁或種族滅絕等事件。使徒保羅也曾經歷許多創傷事件(林後十一23~27)。
面對大創傷所需的彈藥
遇到創傷挑戰不代表停留在創傷症候群。就像保羅,即使多次遇上足令身心受創的困難,甚至瀕臨死亡,仍靠著上帝的恩典站立。我們也有很多宣教士倚靠上帝熬過創傷、悲痛和挑戰,如鷹展翅上騰,繼續
留在工場服事;有的則轉而關懷其他經歷創傷的宣教士。好消息是,有一些因素可有效幫助宣教士走過低谷後,更有韌性,更快復原。這包括:
• 良好的行前訓練與預備
• 母國有充足的支持系統
• 工場有好的團隊與組織支持
• 工場上的團隊關係正向居多、負面較少
• 經濟方面較無後顧之憂
現在大部分的國際宣教差會都有更完善的疏散或醫療撤退計畫,有醫療與諮商團隊陪伴驚魂甫定的同工以及他們的孩子走過創傷。
面對小創傷所需的靭性
大型創傷事件防不勝防,但其實宣教士們每天面對不同的小狀況,造成壓力指數上升,日積月累,也會使他們面對大創傷事件的能力降低。內地會宣教士狄立禮就曾提到這些小壓力,比如:
• 從坐計程車到買菜都要用不熟悉的語言討價還價。
• 腳不能指向別人,不能牽手,不能在室內穿鞋,以及其他文化「禁忌」。
• 發現蒼蠅漂浮在新開的辣椒醬中。
• 打開朋友從母國送來的巧克力,卻發現已經融化,而且有螞蟻在裡面。
• 四個小時的客運車程延長到八個小時。
• 剛上完廁所沒洗手就幫你看牙的牙醫。
• 將110伏特的電器插到220伏特的插座上。
• 在創啟地區,信件往來都要注意安全性而戰戰兢兢。
創傷帶來成長
宣教士面對創傷與挑戰在所難免,但我們也發現上帝透過這些經歷,讓我們看見原來我們比自己想像的更強大。我們變得更有同情心、更容易發現新的可能性、新的途徑,更願意調整事工的優先順序。甚至
也更能領略生命的豐盛,從而使靈性和心靈更成長。
如何為宣教士禱告
宣教士在異鄉服事主時,須為無可避免的大創傷事件做好準備,但同時也要以有效的方式應對小事件。最重要的是,母國的預備和聖徒的祈禱支持將是宣教士面對日常生活最有力的後盾。
主啊,在這世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大小的考驗和磨難。
求祢賜給我們和宣教士們恩典與力量,
在大考驗來臨時戰勝它們;
但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的磨練中,
賜給我們毅力和力量,以獲得許多小勝利。
文章來源:快報 2022年12月/第54期
閱讀更多 專為台灣弟兄姊妹所編的 「內地會快報」https://omf.org/tw/omfexpress/
訂閱最新出刊消息,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