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就喜歡簡約,簡樸的生活難不倒我,在緬甸生活,真正讓我覺得比較困難的是,樣樣東西都很容易壞掉。即使你的鄰居說:「我們這兒沒有一樣東西壞了不能修」,但真相往往是「壞了又修、修了又壞」。所以,雨傘傘骨斷了可以修,夾腳拖鞋斷了可以縫,不論什麼家電,壞了通通可以修……,但不保證修好了可以用多久!
我記得有次去電器行買電風扇,我問店員有沒有保固期,店員說沒有,我說那壞了怎麼辦,店員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語氣笑著說:「當然是找人修啊!」
找人修理,又是一門學問,要找誰修?
有趣的是,鄰居幾乎都自稱懂得怎樣修,或是知道某某某曉得。然後當你問他修理費時,他們會讓你隨心意給!這就很尷尬了,因為如果是專業的人修理,至少有個收費的行情,也會有基本的質量保障,但目睹這類鄰居或是介紹的人來修理時可能是父親帶著兒子來,一邊修還要一邊教兒子,然後又一直修不好,真的忍不住在心裡吶喊著:「你到底行不行啊……。」
經過無數次慘痛的經驗之後,我乾脆自己上網學習修理技能,如果真給我修好就賺到了!雖然過程中也是經歷多次的失敗和小意外,例如忘了關水的總開關就更換水龍頭,結果被水沖得滿臉、滿身濕的狼狽;或是以為已經關掉電源,結果一換插座就被電到跳了起來……。感謝主,保守我平安至今,也多少DIY修好了一些小東西!
獨自一人在異地生活了一年,常常思想上帝創造人,也給人「管理」的責任。上帝給我們「管家」的身分,讓我們知道自己只是管理者,而不是擁有者,這使我學習凡事謝恩;也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做一個忠於神所託付、聰明又有見識的管家。
于謙宣教士
本篇文章出自《萬族萬民》9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