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瓊蓮、麥謹言
Jim & Linda McIntosh
2008年加入使團
泰北富能仁聖經學院主任

正吃著午飯,謹言的電話響起,他的一個學生愛梅要和他談談。謹言擱下飯,來到課室,只見愛梅怒氣沖沖,氣到差點說不出話來。

愛梅和另一位同學阿太的相處越來越糟,謹言決定要協助二人學習溝通。他把阿太叫來後,建議在談話前先禱告。但未等謹言開口祈禱,兩位同學已經用他聽不懂的部族方言吵起來。愛梅哭著跑了出去,謹言就勸勉阿太,讓他再試一次。

過了一會兒,愛梅平靜下來,準備好再次開始。謹言禱告後定了規矩:每次只一人說話,不准打斷對方,而是嘗試了解對方的看法。怎知對話開始不久,場面再度失控。阿太請求讓高年級生約伯也加入,為謹言翻譯。謹言在約伯的協助下,幫助二人接納對方的感受、釐清誤會。最後他們竟能彼此請求原諒、為對方禱告。謹言告訴他們有這樣和好的結果完全是聖靈在工作,他不過是以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操練參與其中。

約伯親眼見證這事,對此驚奇不已,他在自己的部族文化中從未見過有和好(reconciliation)這樣的事。他見過調停、讓步和息事寧人,卻從未見過「和好如初」。部族裡的牧師既沒受過使人和好的訓練,也沒有這樣的經歷,在那天之前,「和好」對於約伯來說不過是個抽象的概念,但藉著主耶穌,人們原來真的能夠彼此和好並互相寬恕。

這件事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富能仁聖經學院(J O Fraser Centre)的辦學宗旨,我們不僅是教導神學知識的學校,更是陶造基督徒生命的群體。我們竭力訓練部族教會領袖不但更深入理解聖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信仰,期待他們日後委身普世宣教,把福音帶給湄公河流域數以百萬計的未得之民。

師生一同勤工辦學的模式

 
 
每當見到師生一同過著肢體生活,見到大家聽道而行道,見到神學融入生活,我們就大得激勵。我們向學生以身作則,裝備他們神學知識,在肢體間活出信仰。當學生畢業後,就由他們把這活的真理帶給信主及不信主的群體。
 

討論小組


 
本文出自《萬族萬民》91期

Recommended Post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謝謝您與我們聯繫!接到您的訊息後,會盡速回覆您!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