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evi Booth
譯者:SunDay

在日本,大多數的馬桶水箱上方,都設有一個小水槽。一沖馬桶,便有水從龍頭流出供你洗手,之後再流回水箱。這不僅是省水的極佳方式,居然也是認識樓下鄰居的好法子。

我住在橫濱某個新興社區的公寓五樓。除了我們以外,還住了其他廿四戶人家。我雖有機會拜訪同一層住戶,卻和樓下住戶僅止於點頭之交。我曾想做一些類似烤餅登門之類的拜訪;只是,你也曉得,這事兒一旦擱久了,做起來就日益顯得不自然了。

沒想到某一天,我的廁所竟鬧水災了!
先前,我下定決心要用一些彩色的石頭來好好美化我的水槽。當時看來,確實是個不錯的好主意。回過頭來……啊,才驚覺到……我竟是引發日後災難的始作俑者!

事情是這樣的:其中一顆石子脫落,堵住水槽,結果製造了以下的麻煩…..
由於水箱的水填不滿,龍頭便會不停地出水,以致溢出水槽外。等我發現時,水已經淹到走廊,往廚房流去。幸虧我手腳快,儘速把網路路由器「踢飛」淹水現場;接下來,繼續止水大作戰。幾分鐘過後,一切終於回復原狀。
之後,我便出了門,且滿心相信不會有人知道自己曾做過的傻事和釀成的災難。

稍晚當我回家時,發現信箱塞了張卡片。上面寫著,要我打電話給房東,因為水已經滲漏到我正下方的鄰居屋裡。電話中聽起來,似乎沒有造成多嚴重的損害,只是房東建議我下樓了解狀況。
於是,我做了有史以來最難為情的登門拜訪。「你好,我是住你樓上的鄰居,很抱歉漏水滲進你家……喔!當時你祖母在上廁所啊!?……是 ……所以 ……嗯,很高興認識你!」
儘管如此,最終我們還是聊開了。彼此幾乎把所有該問答的都走了一遍:像是,我在日本住多久了?適應這裡的食物嗎……等等;鄰居甚至把自己初學英文的小女兒介紹我認識。他們還告訴我,曾試著要猜出我的國籍,因為我「看起來不像美國人(畢竟,我是英國人)」。我不敢說我們已成為好友,但我相信關於漏水方面的問題,彼此已然「冰釋」,甚至可以肯定的說,彼此關係已「完美破冰」。

沒錯,有時我們是透過精心策劃的活動和禱告邀請、認識人;但有時竟是因著公寓淹水,不得不向樓下住戶道歉而認識人。你若知道,神參與我們每一個與人之間的互動,即或是料想不到、突如其來的,為要幫助我們與鄰居之間搭起友誼的橋樑時,便能得到極大的安慰。

Recommended Post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謝謝您與我們聯繫!接到您的訊息後,會盡速回覆您!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