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之旅
伍翠霞 Christine
感謝主! 一個半月的短宣在神的恩典下完成,整個旅程是充滿神的幫助和祝福。當我出發前,神給我的話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我就像那個獻上五餅二魚的小孩,沒有特別專長,只有一顆願為神使用的心,祂便給我與祂同工的寶貴體驗。當中我學習禱告和順服的功課,並要克服理性上不可能的思想及以己為先的掙扎,最終能體會神給人出人意外的喜樂和能力,這真是寶貴的一課。
帶去的物資和福音材料合用又充足,證明神的預備是全備的。這次短宣接觸到很多大學生和小學生,雖然我的英文不太流利,一班青年人卻願意和我分享信仰和接受福音小冊子,有四、五個人主動取我聯絡資料,小學生也喜歡我教的兒童詩歌。我明白這全是神的工作,表明祂對越南人的愛。
(啓德平安福音堂,於2019年9月參與為期 6 週的越南之旅)
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
羅憲章
「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我想這是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經文。然而,這次的短宣,卻讓我對這段經文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在家訪的那一天,我們小組到了海防市。去探望那些在澳門工作的越南傭工的家人。越南人真的非常熱情。我們在其中一家食午飯時,他們擺滿了一整桌的食物去招待我們。是真的一整桌!食物多得連我們的飯碗也放不下。而且當我們剛吃了點,他們便有加添新的,就像怎麼吃也吃不完一樣。除了熱情外越南人的心靈也非常柔軟,這一天我們探訪了兩個家庭,十分感恩的是,兩個家庭一共10多人他們全都接受了主耶穌基督。甚至連替我們開車的司機先生也在過程中接受了福音。
另外有一次,我們認識了一些當地學生。他們帶我們遊當地名勝還劍湖時,剛好說起了還劍湖的神龜傳說和當地的信仰。我們便問他們有沒有聽過福音和耶穌基督。叫我十分驚訝的是竟然他們連半點有關耶穌基督的事都沒有聽過。
“Why should anyone hear the Gospel twice, before everyone has heard it once?” Oswald J.Smith
真的這邊的土地已經預備好了可以收割了然而卻不單是這樣 。我們家訪時其中一家人送了一個很大很重的大樹菠蘿給我們,就是重得連我抱著它也有一點辛苦。兩天過後,我們打算把那大樹菠蘿拿去跟當地教會分享。我再抱起那沈甸甸的大樹菠蘿就已經直接感覺到它已經熟透了,黏稠的汁液一點一點的在分泌出來。我再拿著它時已是需要十分的小心,不然那黏稠的汁液就會弄到我身上去。
原來這個品種的大樹菠蘿一般是不會外銷的。因為熟得很快,壞得很快,也不容易保存,所以一般只有越南當地人能夠趁時享用。上帝卻藉以提醒我。你想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沒錯,但是收割的如果收割得太慢又或是果子成熟得太快。過了時間,熟了的就會腐壞。誰知道這預備的人心會到幾時呢? 或許越南這土地或許就像這種大樹菠蘿一樣。今天人心預備,明天呢?後天呢?
「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
(基督教迦密村潮人生命堂會友,於2017年7月到越南參短宣服侍)
「耶穌愛你」
梁瑋恩
說起越南,你會想起什麼?下龍灣?札肉湯河?還是滴漏咖啡?出發前,我對越南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美食和風景的層次。出發後,神卻使我更「落地」的認識這個地方。
越南仍屬於創啟地區,受共產主義和傳統宗教影響,現時只有約1%的基督徒。越南同時是很年輕的國家,3/4的人口在35歲以下。在香港,因著教會和基督教學校,大部分人從小就聽聞福音。可是,當我們與越南年輕人分享信仰時,他們卻真的連「耶穌」這名字也未聽過!
與越南年輕人接觸的過程中,最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熱情和友善。一次在餐廳中,因我們的越南話仍屬BB級,初時與女侍應「雞同鴨講」。她們最後以英文協助我們點餐,還耐心地教我們說越南話。我們立即送上十字架項鍊,說「耶穌愛你」。她們雀躍地立即戴上,並說這項鍊很有意思。另一次,3位來自英語學習中心的年青人帶我們到景點遊覽。休息時,我們抓緊機會分享「五色珠」。第一次聽福音的他們或許還需要時間接受,但對信仰的態度是正面的。
越南人同時是意志堅定的民族。他們只要一信,就會信得很認真徹底。我們認識了一位非常熱心的年青同工,名叫Yen。她的英文非常流利,這是她求問神後,神加給她的恩賜。她是怎麼學英文的呢?原來是神感動她放下工作、用9個月時間來鑽研英文聖經!她現時委身地在宣教機構做翻譯工作,並正計劃把福音傳給偏遠山區的村民。她的生命深深地感動了我。
可惜的是,仍有大部分越南年輕人未曾認識世界的真光。他們有不少是跟家人拜佛或拜祖先的。參觀文廟時,我們問隨團的年青人:「你們也會來拜神嗎?」他們說有時會特地來拜孔子,增添學業運。看著孔子像,我心裡發愁:這些心靈柔軟的人們,正正是因為根深蒂固的拜偶像文化,而被一直困在屬靈的牢籠。我們原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那刻,更體會到唯有神才能使人心改變。
「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 10:4-5) 回到香港,我能做的,就是繼續為越南祈禱。我祈求,求神的愛和真理親自照亮這地的黑暗,讓這裡的年青人能經歷真正的自由。主的熱心必會成就這事,讓我們持續舉起禱告的手,直到那天來臨。
(宣道會元基堂會友,於2017年7月到越南參與短宣服侍)
與蒙召的恩相稱
Janice
在這裏,我所參與服侍的本地教會已成立一年半了;今年五月開設一間新堂,在那兒可以接觸到很多學生。神所預備的地方,是大學城區裡頭的一間餐廳,教會的一位商人願意代付租金。願神使用學生們的參與,願祂給我們智慧去幫助這兩間教會生根壯大,健康地成長。
四月初,我有幸參與聯合宣教工場會,當中有講道、團契、互相切磋及彼此學習,令我有機會暫時放下日常事務,與其他同工相聚,既可重新得力,更得以認真思量作主僕人的意義,並從一個更廣闊的視野看待我們工場的需要。
會議期間我再一次體會到,自己所在的工場以及世上一些被忽略的邊陲地區都有深切的需要,而目前最缺乏的是甘願前赴這些地區的宣教士。城市裡都有信仰群體,又開設了好些家庭教會,但是本地和外來的信徒每每忘卻一個事實:還有極多人未曾聽聞福音,工場向神呼求,在未來七年帶領八十四位宣教士加入。深願那些蒙主呼召的,都忠心地回應。
大會講員論到以利沙的性格,以及作主僕人應有的品格,令我印象深刻。他提醒我們最首要的呼召就是追求聖潔,與神保持親密的關係,沒有聖潔的生命,事奉便難有果效。他說:「人家在我們身上若是見不到基督,我們倒不如離開(工場)算了」。我因而受到激勵,回到工場與友人、尤其是那些初信的分享,一起在信仰上進深,有紀律地花時間多認識神,以致我們的生命與所傳講的信息相符,「行事為人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
邀請您齊來為我們禱告,求神賜下更多蒙祂呼召、甘心擺上、愛祂子民的宣教士。
感謝神讓我服侍的這間本地教會不斷增長,又供應另一個地方開辦新堂,求主叫更多的人得以認識基督,並栽培門徒;這教會開辦的宿舍更舉辦學生團契,其中一間房曾發生火警,幸而沒有人受傷,請記念他們的安全。我有份幫忙另一間本地教會的英文班事工已經復課,並穩定地增長,求主保守並使用我們在班上建立的關係。我現在駕駛一輛借來的電單車往來各處,故此請為我路上的安全禱告,也求主賜下智慧,讓我曉得活用在基本輔導課程所學到的,向友人及鄰舍分享從神而來的平安與醫治。
(筆者乃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會友,於2015年9月前往在越南參與11個月的服侍亞洲短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