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貴的體驗
陳美娟
不知不覺在泰國中部及曼谷的工場生活了三個月,起初的第一個星期,主要是認識社區及本地文化,走訪附近大街小巷,體驗當地風土人情。接著參加宣教同工月禱會,認識了來自巴西、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共十七位宣教士及七位小朋友,他們已在泰國服侍了五年甚至二十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泰語,說話及生活方式都“泰化”了!至於我,外表也有改變,各人都認為我跟當地人無異。
我也有機會到一間穆斯林幼稚園培訓老師,又探訪一間民宿,這所民宿提供住宿、短宣安排、訓練課程及提供機會給穆民在這裡工作。由於我的泰語水平有限,只能參與英文班工作,隨後的兩個月便跟隨兩位宣教士一星期有三天在大學裡教授英文班及製作工作紙;我們在功作紙中加入一首詩歌及聖經故事,讓同學們有機會認識耶穌。我又參與星期六下午在泰人教會舉辨的英文班,到貧民區工作體驗,並到另一城市Lopubri參與褔音動員活動,到當地十八間中小學進行佈道。在這裡,主日參加泰語崇拜的程序跟香港一樣。雖然有語言的障礙,但深深感受到合一的讚美。
我還在一星期內分別接待三隊來訪者。第一隊是來自香港的教牧同工,他們分成四隊,探訪曼谷的宣教工作。我和兩位宣教士就當上導賞員,領他們到大學遊覽。感謝神,這些教牧同工們很關心我們的需要,每到一處都為我們祈禱,期間我們不約而同地都想起一位擔任教會執事的大學教授,希望藉此機會鼓勵他,於是走到他的辦公室,他正好在那裡,我們與牧師們為他祈禱。就這樣,奇妙的事發生啦! 四日後收到宣教士的通知,這位教授決定開辦星期五學生團契。原來我們為這位教授祈禱的第二天他就要向上司匯報,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第四次做同一個匯報。每次他還末講完第二頁上司就已經叫停他,使他很生氣;但這一次,上司竟然讓他完成整個匯報,還接納他的建議。他分享說,之前覺得自己是教會領袖,沒有必要請別人為他祈禱,所以從不會跟別人分享他的難處,經過這次的經歷,神讓他知道禱告的重要,也提醒了他自己在大學裡的真正職分。我們隨後就見證了這個大學團契的誕生,出席者有這位教授、5位同學、兩位宣教同工、另一位短宣姊妹及我,哈利路亞!
第二隊來訪者是一個德國的家庭,丈夫於十年前在泰國住過兩年,今次帶同懷胎三個月的太太以及兩歲大的女兒回來,探訪朋友及預備選定宣教工場。第三隊,是我的哥哥及嫂嫂,他們從香港帶來的問侯及食物給我極大鼓勵。
「若不是耶和華建做房屋,建做的人就枉然勞力。」(詩一二七1) 在這次短期宣教體驗中,我深深體會這節經文的意思。神每天在引導,指示我當作的工,使我參與在祂的計劃中;祂用各種方式,解決我的憂慮,使我安心穩妥。從讀經和禱告中學習貼近神的心意,我再沒有藉口不去傳福音,我只可向神說:我願意!
福音要傳到普天下,你和我也在傳道者的人群當中。求主幫助未聞福音的人,能藉我們的見證看見神,信靠神!
(筆者乃基督教信心堂會友,於2015年9月到泰國參與使團的服侍亞洲體驗計劃)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書院道真堂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及書院道真堂從2013年7月的第一隊短宣後,一直關心、禱告、支持、差派不同的弟兄姊妹參加短宣,進到泰東北的地方與宣教士同行。他們持續的服侍非常鼓勵宣教士,願更多的工人看到同一的意象,願他們的分享推動你的參與!
走過泰國荒涼之地 – 蘇景光
今夏與母會4位信徒及傳道人花了9天時間到泰國東北的膠拉信(Kalasin)作短宣體驗。這個地方屬於泰國內陸一處郊區。並由一對瑞士宣教士夫婦(Rolf and Elfi)接待我們,也認識在當地實習的德國神學生,我們便在這幾天一同生活及負責教授當地小學,中學英文。 感謝神透過與宣教士一同生活,讓短宣隊真正接觸當地人的生活,文化,當地的居民生活簡單,甚至可以形容為樂知天命。可是,當地基督徒甚少,沒有人向他們傳福音,心裏的平安只能依附其他偶像,而且誤信已得到保護!有一天,短宣隊站在當地一個山頂看著萬里平原的不同村落。可是,沒有教會,沒有基督徒。如聖經所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九37),這幅圖畫震撼了我的心。面對這片屬靈的荒涼地,神沒有忘記膠拉信的居民,祂愛這裏的人,並差派了宣教士將天國的救恩向他們宣講。 宣教士夫婦在這處雖然只有6個月的時間,但他們在泰國服侍已有20年,若不是他們依靠神,對泰國人靈魂負擔,領受神愛泰國人而甘於謙卑服侍,相信他們早已返回家鄉。最受筆者敬佩的是他們選擇了福音工作最困難的地方,面對孤單,屬靈的爭戰,仍堅持作神無愧的工人,這份胸襟令人欣賞。 耶穌基督所說的大使命,不單在二千多年前吩咐信徒承傳,今時今日仍有不少神的僕人繼續回應福音使命,他們為主緣故甘於獻上自己成為活祭,愛那些素未謀面的人,將上好福份給他們,活出神愛世人的永約,令我再次領受神信實的愛。
(筆者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播道書院道真堂傳道於2013年7月到泰國東北參與服待亞洲短宣體驗)
泰東北之旅
這次的泰東北短宣是道真聯堂第三次出隊,仍記得於2013年7月第一隊的彙報,在宣教士家中的崇拜,當時未有穩定出席的泰國人,恆常崇拜只有宣教士三人。但今次已有六位,當中有二至三位已決志的中學生,穩定出席崇拜。自2013年,教會每年出隊兩次,見證泰東北的福音發展,由崇拜只得宣教士參加,到開始有數名泰國人參與崇拜和查經班,這個開荒進程,是真真實實地見證聖靈在泰人心中工作,得著悔改歸主的生命,神的救恩計劃在不同民族擴展。
在使徒行傳裡,路加描述使徒時代的福音工作到達的地步,以二十八章完結初期教會的發展。然而,神的救恩歷史仍未完結,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指出神已經將榮耀的福音交託了教會。因此,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屬神的子民都需要肩負福音的傳承,每當祂的子民回應福音工作,實踐福音傳承,同時將神的救恩歷史繼續編寫下去,見證神偉大救恩的推進,也是我們這卑微又軟弱的創造物獲得莫大的光榮。此時此刻的福音仍有待你和我來傳承,求主幫助我們!
-孫小霞
這次短宣,我看到自己有多幸福,無論生活環境,信仰自由,都比泰東北的年青人好。學生上課時的反應不錯,縱使可能聽不明白,但仍十分尊重我們。可是,他們都不認識主耶穌,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三天裡有幾百個生命在我面前走過,使我的心很痛。願聖靈繼續時刻提醒我還有很多失喪的靈魂。感謝主賜下一個美好的團隊互相配搭,讓我看到有主在裡面的人是滿有能力的。若在教會裡也能保持短宣期間的彈性,配合,火熱,我們就能祝福別人,祝福自己,也討主喜悅。
-吳旨晴
這個暑假隨父母去了泰東北短宣,使我對宗教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我發覺生活在有宗教自由的香港是很幸福的,但泰國人一出世便被「洗腦」要相信佛教。我在泰國認識了一個女孩,她星期日會到宣教士家崇拜,她堅信基督教而不參與學校定期的廟宇拜祭,卻遭到家人、老師及同學的責備、鄙視及杯葛。我曾問宣教士夫婦為什麼能夠在泰東北堅持這麼久,他們說若神沒有告訴他們離開,他們仍是會繼續。我希望他們能成為星星之火,把神的福音在這地方燃起。
-蘇子禮
(筆者們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播道書院道真堂及迦南道真堂會友,於2014年7月聯堂一行17人到泰國參與服侍亞洲短宣體驗)
我可以為神去到幾盡?- 邵歐寳儀
在7月泰東北短宣之旅,宣教士夫婦Rolf 和 Elfi 讓我看見什麽是捨棄,什麽是祝福!他們在泰國已經居住了差不多20年的時間,育有一對子女。在兒子9嵗,女兒7嵗的時候決定將他們送到新加坡去,而他們卻留在泰國繼續侍奉。
在理性上我明白他們是為神的工作,但在情感上,作爲家長的我,我覺得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決定。女兒7嵗,兒子9嵗就要離開自己,沒有親人照顧,沒有其它選擇嗎?不可以暫時放下前綫的宣教工作,作其他支援的工作嗎? 但留在泰國繼續侍奉是神對他們的呼召!當我們提問爲什麽不將子女留在泰國或送回瑞士讓其他親人照顧,Rolf這樣告訴我們: 留在泰國便沒有機會選擇將來的出路,因爲當地的教育非常落後。回到瑞士,親人會覺得孩子被父母捨棄很可憐,若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會怎樣看自己?
選擇新加坡是由於當地有一對瑞士夫婦照顧10多個從亞洲不同地區而來的宣教士兒女,讓這些宣教士夫婦的孩子一同成長,使他們不會覺得自卑,不會覺得被遺棄,還清楚他們的父母正在為神工作。而且,他們的兒女也非常喜歡留在新加坡跟其他孩子一同成長。原來神早已為他們預備。Rolf 說當他真的要跟兒女離別的時候,他的心破碎了!其實,宣教士的心跟我們一樣,要跟子女離別,一樣會難過,一樣會傷心,一樣會不捨,但他沒有單顧自己的需要,而漠視跟隨神的心意,反而讓神掌管自己的生命。
現在他們的兒女都已經長大成人回瑞士了。兒子23嵗,女兒21嵗。而那10多個孩子,直到現在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Rolf的兒子早前結婚的時候,還邀請了那10多個朋友一起參加婚宴,也邀請那對照顧他的瑞士夫婦作證婚人,足以證明那對夫婦非常愛那些孩子。而他的女兒也將會在忠僕號工作兩年。Rolf 和Elfi捨棄了照顧和看著兒女成長的黃金時間,我們很難想象,原來神給他們家的祝福是這麽大,這麽美。
Rolf和Elfi 為神捨棄瑞士的生活,捨棄陪伴兒女成長的黃金時間,為泰國人的得救不斷付出。我可以為神捨棄什麽?是娛樂的時間?是不必要的尊嚴?
我可以為神去到幾盡?這是神給我的挑戰!神,既然你已將這願意的心給我,求你幫助我,帶領我走你喜悅的道路!
(筆者們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播道書院道真堂會友,於2014年7月聯堂一行17人到泰國參與服侍亞洲短宣體驗)
蕭旭欣牧師
今年7月是我第四次參加聯堂舉辦的泰東北短宣,由兩年前的7月開始首次參加後,我真的被泰東北所吸引,之後三次也大膽地連同一家三口去一同經歷,結果每次也獲益良多。簡單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三方面—宣教士的生命、福音禾場的需要及與短宣隊員美好的隊工配搭:
1. 宣教士的生命
過去我們接觸的宣教士夫婦是來自瑞士的資深同工(Rolf and Elfi),他們在泰國已有20年的宣教經驗,他們為人隨和、平易近人,熱心佈道及宣教,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愛靈魂的熱切,尤其對未得之民! 他們數年前重返泰國,本可選擇在有教會及有信徒的地方,但他們表示為了回應神的感動,仍想去到沒有教會、最少信徒的泰東北。這樣以神國事情為首要而不惜犧牲自己利益的生命,實在難得!
今次由於我們兩堂報名人數眾多(合共23人),我們透過差會聯絡了泰東北另一個宣教工場(Khrieko and Nitho),我們大部份時間分開了迦道與書道於這兩個不同的點作宣教體驗。迦道主要接觸這個新工場,宣教士是一對來自印度的夫婦,他們也是十分隨和與熱心,他們有三個小朋友,分別是8歲、4歲及1歲。感謝主,我們主要近距離與從這個家庭一起相處、一同事奉,我們看到宣教士的擺上,他們的子女這麼年幼,正是極需要照顧的時刻,但他們仍然全情投入事奉,有時看到他們一邊翻譯、一邊抱著年幼的小女兒,大女兒亦非常主動幫忙,甚至在探訪隊中為我們翻譯(因分組探訪後她是唯一能懂泰文及英文的人),在照顧三個小朋友的同時,他們在最後一晚更親自為我們預備印度大餐呢?這些熱情的款待,實在令我們十分難忘!
我曾經問他們:「生三個小朋友是否你們的期望?」他們回答說:「其實按我們的意願,本想再生更多,但為了宣教工場的需要,這亦是我們要放下自己之處。」說到這裏,Nitho眼有淚光。從他們身上,確實看到他們為主擺上了家庭。為了專心宣教及安排子女讀書返學,原來他們與另一宣教士家庭配合下,每個家庭隔周專心事奉、隔周在另一條村照顧大家的子女!神亦賜福給他們,從他們的大女兒可看到,一個活潑可愛、主動熱心、一口流利英語的小女孩,實在恩感。他們的擺上的確令人佩服,我不禁反思到,若果神呼召我,到泰東北這地方連同擺上我的家庭,我又是否甘心樂意、欣然接受呢?
2. 福音禾場的需要
尤記得首次短宣中,Rolf帶領我們到一高地,鳥瞰泰東北ISSAN的土地,他告知我們,這眾多的村落也是沒有教會、甚少信徒的地方,他的心志正是要在這些「未得之民」的地方建立教會,不是在這村裏建立一間教會,而是在每一條村裏都建立一間教會!(由於我擔心自己聽錯,所以我再三問他,原來我沒有聽錯!)Rolf的心志確實令人佩服。的而且確,泰國不是少教會,但泰東北卻是最少教會的地區,這些村落大多沒有教會或只有1-2間教會。在如此荒涼的地方,甚難建立教會,即使有人信主,栽培及成長路也十分困難。今次我們迦道去到Khrieko and Nitho的宣教工場,感謝主有1間教會,但信徒仍是十分少,只有2-3位可以協助事奉,這幾天幫忙擔任翻譯或司機。平時這對宣教士主要教小學生英語及探訪一些長者,從而引入福音!
今次我們主要有三天英語教學的機會,對象是小學生,大約60人來自兩間小學。還記得校長於首天問我:「你們有多少老師來?」我回答說:「我們有11位(不計兩位小童)。」,校長的反應是十分驚訝,他說:「我們全校只有3位老師,在此我們沒有專職的英文老師,但你們香港人竟這麼有心,11位老師遠道而來教這些小學生?」(由於大家用簡單英語溝通,這是我估計他的意思)。至於這些小學生,我們雖然不能以泰文跟他們溝通,但我們藉著教簡單英語、玩遊戲、唱詩歌、福音默劇及福音魔術,拉近了大家的距離,藉著這些接觸,我們看到一個個可愛的小生命,他們學識與文化當然與香港孩童不同,但他們也是照著神形象造的小生命,每一個在神眼中也是寶貴,我們與他們玩些簡單遊戲,他們已經看似十分滿足!但當完成這三天的事奉後,我不禁想到這些小孩日後有機會得救嗎?誠然我們真盼望這三天的內容,能讓點滴的福音藏在他們心中,若他們仔細閱讀我們送贈的福音小冊子,他們也有機會得救。但再想想其實我們只是在60個小學生中作了三天的教學,在他們的人生中影響甚少!且福音禾場仍是甚大,這條村尚有許多許多未得之民,泰東北尚有許多失喪的靈魂……令我不禁想起《聖經》的說話:「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告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羅十14)
3. 短宣隊員美好的隊工配搭
大家也明白每次短宣總有許多突發事,好的團隊乃是在這些突然的轉變中順服配合,並且經歷依靠神!今次迦道短宣隊中,大部份是便雅憫團的大專生,且多數是首次去泰東北短宣的,他們的表現實在值得稱讚。
尤記得首天去到泰東北機場,已是晚上七時半了,我們兩堂及兩位宣教士一同晚餐後已九時許。然後我們乘2.5小時去到住宿地方已是深夜12時了,當大家打算快快休息以免影響明天事奉之時,我們竟收到消息–由於我們沒有預先支付訂金,這旅館沒有預留宿位給我們(但宣教士告知我們,是旅館的負責人說不用支付訂金的!)。我們當時立即感到惶恐,在深夜時候,我們要在泰東北村落中另覓一間旅館能提供6間雙人房的住宿單位,談何容易呢?宣教士當然非常不好意思,但他仍立即帶我們去另一處尋找住宿的可能性,正在尋找的過程中,團友們在車上禱告依靠神,結果竟然我們可以在10分鐘內找到一間可以基本上滿足我們需要的旅館,只是比較簡陋及細小。但團友們仍是毫無怨言地歡喜接受,我看出他們不是無奈地接受或表面接受,相反,而是他們感覺得到神聽祈禱,神蹟地為我們預備住處!我為著我們有這麼彈性的團友們獻上感恩!
在整個行程配搭中,團友們用心買力地預備每一項事奉,主動補位配搭,互相支持,沒有爭競!我們亦藉此次事奉拉近了大家的關係!就以每次出入坐車的安排為例,由於車尾是沒有冷氣且座位較窄,年青團友們常為了我們兩個家庭而犧牲地選擇坐在車尾,這些擺上實在令人佩服。
今次行程中,由於突然收到消息,外父病危在醫院中昏迷,我們實在兩難,一方面想返香港探望外父,怕錯失了重要時刻;但另一方面,又掛心迦道眾團友的安危與感受。最後經過爭扎及禱告後,我們在完成大部份事奉後,提早兩天返港,大家對我們這決定也十分支持與鼓勵,兩位導師亦樂意補位,將團友帶去會合書道,使我們可以安心返香港陪伴外父,結果外父亦於一天多後安息主懷,若照原定計劃,我們會錯過見外父的最後一面。感謝主,團友們的包容接納及導師們的配搭補位,實在令我對是次短宣的團隊十分難忘!
按照我們差委會的計劃,我們還有兩次泰東北的短宣,分別是今年12月的聖誕短宣及明年7月的暑期短宣。今年12月,按照我們同工的協議,迦道將會由廖先生負責帶隊,明年7月我們將會再去泰東北,實在期待下次的短宣隊中,能與大家一同經歷神的恩典更多,將榮耀歸給神!
(筆者們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迦南道真堂主任牧師 ,於2015年7月聯堂到泰國東北部參與服侍亞洲短宣體驗)
有神,所以了不起! 秦美儀
這隊泰東北的短宣隊有兩個聰穎的小六生很了不起!他們因著神積極投入,盡情參與,沒有任何挑剔埋怨。三個主動的少年人很了不起!他們因著神發揮創意,熱情盡心,在自己的本份上力上加力。兩位沉實的平信徒很了不起!她們因著神細心預備,默默努力,把所作的工做得精益求精。兩位溫文的神學生很了不起!他們因著神突破自己,在語言限制下仍滿有能力地宣講信息。六位忠心的教會領袖(包括傳道人、差委會委員、執事) 很了不起!他/她們因著神靜的跟隨、謙卑的服事、坦誠的表達,實在成為年輕人的榜樣。還有一位慎密的領隊很了不起!他因著神謹慎籌算,面對轉變鬆容自若,為團隊帶來平安信心。
這隊泰東北的團隊還包括:兩位宣教士夫婦很了不起!他們離開舒適的家園、放棄美味的家鄉食品、捨下幼兒給別人照顧,為的是回應神的呼召,這樣在泰東北 Sahatsakhan 的地區孤軍作戰,得不到相對的成果、看不到樂觀的未來,卻全然地為這未得之民擺上,每聽到他們的分享,面對自己所執著的,真感到汗顏!他們的胸襟和腳蹤切實地行在主裡,多麼的激勵人!
一位帶職宣教士很了不起!經歷神奇妙的工作到加拿大讀神學,畢業後回到自己家鄉為神爭戰,在工作上單打獨鬥,面對工作、家庭、信仰壓力,卻仍不住的感恩、對神的愛從不動搖,那份柔弱裡的堅強、孤單中的持守,又是那麼令人佩服!
因著神,這隊泰東北的短宣隊同心合意、單純溫柔,為的是要完成所托付的工作。回想這七天的相處,雖然並不容易,但因著神,我們可以有機會一起靈修、禱告、作工、吃喝、玩樂,在其中互相配搭、彼此配合、同甘共熱、充滿喜樂……實在難忘!
(筆者們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播道書院道真堂會友,於2014年7月聯堂一行17人到泰國參與服侍亞洲短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