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貴的體驗

寶貴的體驗

陳美娟

不知不覺在泰國中部及曼谷的工場生活了三個月,起初的第一個星期,主要是認識社區及本地文化,走訪附近大街小巷,體驗當地風土人情。接著參加宣教同工月禱會,認識了來自巴西、新加坡、美國、馬來西亞共十七位宣教士及七位小朋友,他們已在泰國服侍了五年甚至二十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泰語,說話及生活方式都“泰化”了!至於我,外表也有改變,各人都認為我跟當地人無異。

我也有機會到一間穆斯林幼稚園培訓老師,又探訪一間民宿,這所民宿提供住宿、短宣安排、訓練課程及提供機會給穆民在這裡工作。由於我的泰語水平有限,只能參與英文班工作,隨後的兩個月便跟隨兩位宣教士一星期有三天在大學裡教授英文班及製作工作紙;我們在功作紙中加入一首詩歌及聖經故事,讓同學們有機會認識耶穌。我又參與星期六下午在泰人教會舉辨的英文班,到貧民區工作體驗,並到另一城市Lopubri參與褔音動員活動,到當地十八間中小學進行佈道。在這裡,主日參加泰語崇拜的程序跟香港一樣。雖然有語言的障礙,但深深感受到合一的讚美。

我還在一星期內分別接待三隊來訪者。第一隊是來自香港的教牧同工,他們分成四隊,探訪曼谷的宣教工作。我和兩位宣教士就當上導賞員,領他們到大學遊覽。感謝神,這些教牧同工們很關心我們的需要,每到一處都為我們祈禱,期間我們不約而同地都想起一位擔任教會執事的大學教授,希望藉此機會鼓勵他,於是走到他的辦公室,他正好在那裡,我們與牧師們為他祈禱。就這樣,奇妙的事發生啦! 四日後收到宣教士的通知,這位教授決定開辦星期五學生團契。原來我們為這位教授祈禱的第二天他就要向上司匯報,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第四次做同一個匯報。每次他還末講完第二頁上司就已經叫停他,使他很生氣;但這一次,上司竟然讓他完成整個匯報,還接納他的建議。他分享說,之前覺得自己是教會領袖,沒有必要請別人為他祈禱,所以從不會跟別人分享他的難處,經過這次的經歷,神讓他知道禱告的重要,也提醒了他自己在大學裡的真正職分。我們隨後就見證了這個大學團契的誕生,出席者有這位教授、5位同學、兩位宣教同工、另一位短宣姊妹及我,哈利路亞!

第二隊來訪者是一個德國的家庭,丈夫於十年前在泰國住過兩年,今次帶同懷胎三個月的太太以及兩歲大的女兒回來,探訪朋友及預備選定宣教工場。第三隊,是我的哥哥及嫂嫂,他們從香港帶來的問侯及食物給我極大鼓勵。

「若不是耶和華建做房屋,建做的人就枉然勞力。」(詩一二七1) 在這次短期宣教體驗中,我深深體會這節經文的意思。神每天在引導,指示我當作的工,使我參與在祂的計劃中;祂用各種方式,解決我的憂慮,使我安心穩妥。從讀經和禱告中學習貼近神的心意,我再沒有藉口不去傳福音,我只可向神說:我願意!

福音要傳到普天下,你和我也在傳道者的人群當中。求主幫助未聞福音的人,能藉我們的見證看見神,信靠神!

(筆者乃基督教信心堂會友,於2015年9月到泰國參與使團的服侍亞洲體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