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多樣化

少數民族的多樣化

2020年2月

越南的人口中,主要是京族,佔全國人口的88%。據官方統計,全國共有五十三個少數民族,如:岱依族佔1.9%,高棉族佔1.4%,至於苗族佔1%等等,這些少數民族組成其餘12%人口。(資料來源: www.gso.gov.vn)

岱依族、芒族、泰族及高棉族是四大少數民族,每族均過百萬人口。有些少數民族已被該國主流文化同化了,但像苗族、苗瑤語族、嘉萊族與埃地族則保持獨特性。不同少數民族的語言、傳統及生活習慣各異,令福音難以廣傳,仍有頗多的人與基督徒見證隔絕。

超過五十年的戰爭和政局情況,使宣教士未能接觸大多數的少數族群。然而,基督教在北部及中部的傳播,使大量的少數民族,尤其是苗族及嘉萊族歸向基督。少數民族教會在北部山區的谷地及中部高原地帶建立。另外幾個少數族群有少部份的族人接受福音,惟大部份人仍受到祖先拜祭及精靈世界的捆綁,以為要討好它們才能趨吉避兇。

政府對北部省份的基督教態度嚴厲,特別是少數民族。成為基督徒會面臨失業、失去家庭、財產,甚至失去生命。若被發現是基督徒,會被要求棄教,並要求他們公開參與往日的祭祖和精靈崇拜等活動以證明他們不再信耶穌。

請禱告:
– 讚美神,政府批准建立教會,因此信徒能夠用母語敬拜神。
– 為居住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督徒禱告,求賜機會給他們傳揚好消息。
– 為該國少數族群能接受耶穌為救主禱告,特別是岱依族、儂族及芒族人。

印尼的精靈崇拜

印尼的精靈崇拜

2019年8月

在印尼,在人生大事中可見穆斯林與地方傳統習俗交織在一起。例如在「浴嬰禮」(該儀式標誌著嬰孩首次被容許抱到屋外),由一位巫醫準備幾根特殊的細繩,繫在幼兒的手腕及足踝上,用意是保護幼兒免受邪靈傷害。然後,巫醫將草藥燒成的灰在幼兒頭皮上劃線,在手掌及腳底上畫上X,並一邊唸咒語。

接下來,嬰兒按傳統被帶到河邊進行首次沐浴,巫醫撒一把葉子和草藥為水祈福,再以檸檬水洗嬰兒的頭。然後她含上數口水,吐在嬰兒的背、胸口、頭頂、手臂及腿上。嬰兒沐浴完畢後,她將嬰兒包裹,在嬰兒頭上抹油。新媽媽亦以檸檬水及其他草藥沐浴,儀式完成後,她就被允許可以再到屋外面。

以西結書十三章18節說:「…主耶和華如此說:『這些婦女有禍了!她們為眾人的手腕縫驅邪帶…』」這些習俗不只是迷信,更是邀請所謂的「善靈」進入不足兩星期的嬰兒的生命。由此,很多人在年幼時已受到神祕力量的影響。

請代禱:
– 禱告求主破除當地習俗的屬靈影響,求使每顆心向福音打開。
– 禱告巫醫的力量被瓦解,願這些信奉夢境、異象、靈界的巫醫遇見永活的神,個人生命被扭轉。

佛塔下的緬甸

佛塔下的緬甸

2017年12月

每天我由住處乘公共汽車到教學的地方,總會經過皮亞(Pyay)路,這兒能清楚望見仰光大金寺的金穹頂及旁邊的大廣場。在仰光街道兩旁的老舊房子及濃密的樹木襯托下,這景象十分壯觀。即使在停電的晚上,人們總能依靠那些照亮大金寺的燈光,那金頂有如漆黑中的燈塔。

金頂有部份以黃金製成,其他部份外層貼金箔,最頂端是仰光大金寺引以為傲的巨大寶石,從不同角度觀看,它會反射三種不同的顏色。對我而言,每座佛塔的穹頂都反映緬甸的佛教徒所持守的世界觀──底層代表尚未達到高層次覺悟及學識的大眾,陡立而上直至頂端,常用傘状的裝飾象徵開悟的縮影:涅槃,或無形無欲的空無境界。

在車上看到多少人雙手合十高舉至額頭,低聲禱告,或默默地指望這樣一個動作能多點機會受到佛佗的祝福。大部份緬甸佛教徒並不完全明白佛教的教義,因家人拜佛而自認佛教徒,或只是以為緬人就是佛教徒。大部份緬人都貧窮,對大金寺及仰光其他佛塔所代表的財富驚訝目眩──這真是諷刺,可別忘記佛教的信條明確要求越是開悟越要輕視世間的財富。

請代禱:
– 願緬甸人都知道:掌管宇宙之神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廟宇;與永活上帝的榮光相比,所有財富都黯然失色。
– 願緬甸人因認識上帝而體會到生命的豐盛,大部份人每日面對的空虛不復存在。

關愛受造世界 - 整全的福音

關愛受造世界 – 整全的福音

2016年5月

「使天上地上的萬有都在基督裏同歸於一」(弗1:10)。

海外基督使團早於2014年訂定了「關愛受造世界的神學基礎」宣言,嘗試探討上帝創造世界的目的和心意。它不是要回答所有相關的問題,只盼望喚醒基督徒把關愛受造世界視為基督門徒順服生命的表徵。

上帝創造天地和其間萬物,耶穌基督是主,是救贖主,並維持一切被造的,聖靈賦予我們生命。那麽身為上帝的子民,我們應該像上帝那樣珍惜祂的創造,接受作物質世界管家的責任,慶祝並宣揚上帝創造世界的目的。

以下是使團一位宣教士分享在東亞創啟工場推動環保意識的點滴:
這季度我們努力推動「關愛受造世界(Creation Care)」的事工,很欣慰看到弟兄姊妹和身邊的朋友都自發地推動環保運動!

飲水思源
3月份,一群環保志願者到湖邊撿垃圾,撿垃圾的口罩和袖套都是我們用廢布縫製;希望這活動像小火苗般燃點本地人保護和珍惜生態環境的熱情,再次提醒這地球不是人類的,而是神的,只是祂託付人來管理(歌羅西書一15-20),所以我們應向祂負責。很感恩當天有新聞媒體來採訪和宣傳。

垃圾藝術家
我們辦公室和書屋基本上堆滿了垃圾,這些垃圾在等待我們把它們全部變成寶貝。志願者已開始為為兒童復健中心的孩子製作環保玩具了,看到原本沒價值的垃圾,最後變成了有價值的寶貝,我心想,我們在神的手裡也是如此。

在我們盡心盡力分享「關愛受造世界」的事工之後,弟兄姊妹們都能意識到改變個人生活形態來節能減排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還計畫將環保活動結合暑期學生志願者體驗營……

請記念:
– 關愛受造世界的觀念能夠廣泛傳遞,基督徒亦將關愛受造世界視為基督門徒順服生命的表徵
– 高德偉宣教士(OMF International Facilitator for Creation Care)致力研究有關課題並在各地推動異象,求主加力並賜下合作夥伴
– 更多宣教士能在服侍中將環保與事工結合,帶來人們意識形態的改變。

註:
如想更多了解關愛受造世界這一課題,歡迎報名參加6月4日下午由使團與建道神學院跨越文化研究系合辦之講座。亦可在網上瀏覽洛桑運動2011年開普敦承諾之第7章。-
https://www.lausanne.org/zh-hans/content-library-zh/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