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達沃市,我遇到一位內地會的同工,剛率領一隊20噸的貨車從海燕颱風的災區回來。他們原本期待幫助災民建立臨時的庇護所,但負責接待的災民卻說他們比較想要自己建立永久性的住屋。援助隊聽了非常高興,就將重建所需材料交給災民。在回應類似的處境時,彈性和本地智慧是至關重要的。
維薩亞斯群島的東部在海燕颱風肆虐後,產生了極大的需要。有四百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農業地帶因為土壤鹽化,可能將面臨十年的歉收,沿海地區需要種植新的紅樹林以防範未來的暴風雨,還需要新的漁船作為謀生工具。而許多社區都還沒有機會聽聞福音。
2013年十一月,海燕颱風衝擊了整個菲律賓;同年十月,薄荷島中部才發生了地震,九月在三寶顏市發生了分離主義團體與政府的對抗,造成11萬人無家可歸;2012年的寶發颱風在民答那峨造成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這些事件很快就從新聞變成舊聞,但是所帶來的災害和痛苦仍在持續。
在三寶顏,我們接待失去家園的民眾,以及提供安全的用水,獲得當地人的感激,人心變柔軟,信任感也逐漸建立,需要繼續為生命的更新禱告。在民答那峨,採礦、非法伐木、暴風侵襲和不當的農業行為導致土壤的嚴重腐蝕和洪水。當地的馬諾波人教會領袖建立示範果園、菜園、和樹木苗圃,鼓勵居民在生計與土壤保護之間取得平衡,也作為門徒訓練的一環。
類似的工作也在民都洛的孟仁族當中推動,內地會已經在當地投入門徒訓練事工多年,門訓重點是栽培教會領袖,以及永續農業和土地利用。這是很棒的整全宣教示範,未來可以給菲律賓和其他類似地區作參考。
在馬尼拉的一所神學院已將關愛受造世界納入正式課程,教會中也興起一波運動,鼓勵使用聖經的教導來回應生態浩劫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挑戰。這些回應包含了「為悔改和修復而禁食」的呼籲。2014年三月,洛桑運動和世界福音聯盟在馬尼拉舉辦了主題為「關愛受造世界與福音」,參加者來自東南亞各地。
菲律賓的宣教工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這充滿挑戰與機會的時代,請為菲律賓的工場與差傳辦公室代禱,願有更多弟兄姊妹加入他們的行列。
 
David Gould
OMF宣教士 長年致力推動關愛受造世界與宣教
內地會快報22期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