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佐味湖幸
譯者:何健銘
從十月到十二月,漸漸能感受到從濃濃秋季轉變為嚴冬的季節變化,而我則持續在關西當地拜訪眾教會。某個天氣宜人、陽光普照的禮拜天裡,在做完教會服事後,便前往附近植物園與河岸散步、舒展筋骨;也從汽車與電車車窗中,品味美麗的深秋景色。讓我重新認識日本的自然之美。我在寫這篇文章時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再拜訪兩間教會後,這次述職就結束了。因為九月開始進行國際文化學課程的關係,[1]因此很遺憾地沒有辦法拜訪更多的教會。
最近我的課程開始進入社會人類學的領域。我們總是對於不同文化間的差異霧裡看花,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辨認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呢?根據自身文化的不同,所擁有的常識與行事風格自然也會相異。反映了這個公司、團體與國家的社會是如何形成的。現在所學的這些東西,和我三十一年前去英國留學以來,就一直在經歷的跨文化經驗有許多相合之處,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讓我覺得相當有趣。
但是,我覺得在日本學英文是件困難的事。讀原文書的速度變慢了,沒有辦法流利的說出想要的英語字彙與句子,因為腦袋已經切換為日文工作模式,實在感到很辛苦。不過在另一方面,即使在看電視、與人交談的時候,也時常想不起來關於日文或日本的歷史、人物或現代知名人士之類原本應該記得的資訊。也許這是單純的老化現象,又或者是我在逐漸適應日本社會途中,所遭遇到的一個反文化衝擊吧。
現在,我將體驗過去六年來未曾經歷的寒冬。除了原本習慣於熱帶氣候的體質要調整外,也要經歷一段適應日本社會的過程,英語課程則會持續到五月。一月底我將要搬到日本OMF總部所在的千葉縣市川,開始經驗從關西到關東之間不同的文化差異。感謝大家新的一年繼續為我禱告。
 
作者介紹:佐味湖幸大學畢業後蒙召成為宣教士,赴英國研讀英文與神學後加入OMF。1992~2005年於菲律賓從事貧民區宣教與社區營造事工。後返國擔任日本OMF海外宣教動員與宣教士訓練負責人,2012~2018在OMF新加坡總部從事宣教士訓練與關顧工作。2019年4月起接任日本OMF總主事。大阪昭和聖經教會會員。
[1] 作者目前正在攻讀美國加州百奧拉大學(1908年創立,是美國知名的福音派大學)的國際文化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