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之中撿石頭

有一些族群需要花很長時間建立深厚關係,才能開始分享福音,而我們的服事就是協助除去他們心中的攔阻,揀去那些擋在他們與神之間的石頭與荊棘。這樣的服事無法立即看到果效,如果神呼召你去這樣的地方,你願意嗎?

 

老師,你會害怕嗎?

「老師,你一個人住不害怕嗎?」陸續聽到幾個孩子這樣問我,問得真好!
我回說:「不會啊!你會害怕甚麼呢?」
孩子們異口同聲說:「我害怕一個人,不敢一個人住,我怕鬼。」
我回說:「你有看過鬼嗎?是因為看了鬼片而害怕嗎?其實老師以前也會看鬼片、很怕鬼。」我緊接著補充不再害怕的關鍵:「但我認識爾薩(耶穌)之後就不害怕了!祂會趕鬼。我一個人住也不怕,心裡很平安。」

 

你會怎麼化解衝突?

大家都知道「品格」很重要,但這個概念對我們關懷的孩子們來說卻很抽象。我和同事每月安排一次品格
教育,透過玩遊戲、說故事、舉生活化例子,幫助他們建立美好品格。孩子們從剛開始的一臉茫然、不知
如何回答,到後來能記得故事所提及的對應動物,甚至輪流說出在自己生活中的實踐,像是因為要守時,
而漸漸改掉遲到的壞習慣,並且會自發自動提早參加活動。
「兩個小朋友吵架了,該如何化解衝突?」某天我問一位小學生美琳(化名)。沒想到她居然告訴我:
「讓他們彼此擁抱。」

回想剛認識她時,她因為不知如何表達情緒,常常怒氣沖沖,拖延不寫作業、考試不及格,生氣打罵姊姊與妹妹,讓媽媽十分頭疼。我們為她禱告,陪伴她寫作業,聽她分享心情並畫出心中的情緒臉譜,從中發現她的愛之語、肯定她的成長,又透過遊戲治療說出心中的故事,玩情緒桌遊認識各種情緒。後來我們邀她和姊姊一起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讀《好好說話》繪本,她漸漸學會如何表達情緒及自主學習,甚至忍住不打姊姊,好好和她溝通。

 

你的愛之語是甚麼?

為了增進所關懷家庭的親子關係,我和同事一起家訪,詢問家長;「表達愛的方式有五種,您自己和您的孩子是哪一種呢?」愛之語的五種方式包括了肯定的言語、精心時光、送/收禮物、服務的行動,和抱抱(身體接觸)。一位開麵館的爸爸聽完後自信滿滿地認真回覆:「這五種愛的方式我都有運用在兒子身上。」他一一舉例告訴我們,他很清楚兒子喜歡有人陪伴的精心時光。他還告訴我們,因為他教育程度不高,只有初中畢業,無法指導孩子學業,但仍希望能栽培孩子讀大學。該族群好多家長也有同樣的心聲。

 

爸爸的心聲無人聽?

有個家庭經濟有困難,父母倆認真打拼,但都不識字,無法教導孩子課業,需要有人協助。很感恩能和這一家人建立關係,孩子很願意學習,父母也願意分享他們在婆媳、夫妻及親子關係中面臨的挑戰及衝突。我除了在心中默默禱告,同理、肯定他們已做的努力,也分享「愛之語」,鼓勵他們用行動表達對彼此的愛。

很難得的是,這位少數民族爸爸分享完後,他說:「謝謝你願意聽,這件事放在我心中十幾年,都不敢跟別人說,害怕被人笑,覺得我是個沒用的男人,不會照顧自己的妻子和小孩。」這的確是該民族很多男性所遇到的困難―需要尊嚴,卻有苦無處訴,少有知心朋友。他們往往只能表現堅強,但常常無能為力,甚至急躁地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在他們的文化中,男性在家中地位高於女性,男女的界線很清楚。曾聽同事說,若是信仰保守的人,甚至連運動/打球都會男女分開。當然現在思想開放,根本不介意的也大有人在,他們的價值觀也逐漸多元化。

關懷這個族群的男性很重要。然而,投入服事的男性同工卻非常稀缺,工場上多數是單身姐妹,當然,神能夠使用她們來成為祝福,但有時還是會受限。期盼神能感動更多夫婦、弟兄進到禾場來服事並收割莊稼。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神呼召你花十年的時間在這群人當中撿石頭,你願意嗎?

 

出自萬族萬民 109期 (2023.8)

作者:

蒙愛

分享這個帖子

加入我們

有問題嗎?給我們發電子郵件。

為了幫助您更好地服務,請填寫所有字段(必填)。您的查詢將被發送至相關的 OMF 團隊。

Contact Form

點擊提交,即表示您同意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 隱私政策

您正在訪問 OMF 台灣網站。
我們擁有遍布全球的中心網絡。
如果您的國家未列出,請選擇我們的國際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