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與家庭

1995年底,我們夫妻一起被差派到柬埔寨,當時我們結婚剛滿一年。在柬埔寨的頭兩年壓力很大,我們要適應柬埔寨、適應使團,還要學習語言。當時沒有網際網路,要和家人聯絡只能透過寫信。柬埔寨的團隊很小,每個成員都是新手,能提供的支援有限,這一切的壓力都累積在我們的夫妻關係上。在我們第一個宣教任期期間,大女兒芽生出生了,這也為我們的夫妻關係帶來新挑戰。

主在預備:教會與家庭

我們的母會和家人一直在背後支持著我們。主親自預備了庄一郎母親的心,在庄一郎尚未被呼召以前,就先帶領她將兒子奉獻給主。我們婚後不久,庄一郎的父親也信了主,並且自此一直支持我們的事奉。與此同時,我從小去的教會和我的家人也開始為我們禱告,並且支持我們。上帝差我們出去成就祂的使命之前,先預備了我們的教會與家庭成為宣教的差派者。身為一對日本宣教士夫婦,能夠擁有這麼多祝福與支持是很少見的,我們真的很感謝主。


歷經試煉與滋養:宣教場上的夫妻關係

1995年底,我們夫妻一起被差派到柬埔寨,當時我們結婚剛滿一年。在柬埔寨的頭兩年壓力很大,我們要適應柬埔寨、適應使團,還要學習語言。當時沒有網際網路,要和家人聯絡只能透過寫信。柬埔寨的團隊很小,每個成員都是新手,能提供的支援有限,這一切的壓力都累積在我們的夫妻關係上。在我們第一個宣教任期期間,大女兒芽生出生了,這也為我們的夫妻關係帶來新挑戰。

我先生對宣教有很清楚的呼召,而我則有清楚的呼召要進入婚姻。但我常常認為庄一郎選擇我作他的妻子是因宣教的緣故,我不確定他是否真的愛我。自從我成為母親,我的情感需求轉移到我與嬰兒的關係上,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連結強度,開始勝過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連結。這一點需要上帝來修正。

有一天,我向我的禱告夥伴(一名台灣宣教士)分享內心對丈夫的掙扎。她仔細聆聽,然後簡單地對我說:「容子,這是妳的錯。妳把芽生看得高於庄一郎,這不符合聖經教導。」她這話可是一針見血啊!我明白自己的錯誤之後,就開開心心地回家和先生分享。庄一郎聽完我說話,就站起來,抓著桌子大聲說:「這不就是我一直在說的嗎!」

幾天後,我先生在責罵女兒芽生做錯事時,我站到先生身旁說:「芽生,爸爸說的沒錯。」在那之前,只要他一罵女兒,我就會傾向支持芽生,難怪她會緊緊黏著我,而不願去找爸爸。但現在爸爸和媽媽已經成為一體了!當時芽生還沒滿兩歲,但她的反應讓我感到驚奇。一開始她滿臉疑惑,然後走向我們,試圖要把我們分開!但我們很直接地告訴她爸爸媽媽是一體的。過了一會兒後,她降服了,變成一個更乖、更開心的小女孩。丈夫與妻子成為一體—這是父母能給小孩最棒的禮物之一。現在我們的兩個女兒已經長大了,她們每次談到這件事總是充滿喜樂和感謝。

 

主的呼召:使命與家庭

我先生的父親是個工作狂,就像日本的許多父親一樣,因此進入婚姻生活後並沒有父親的榜樣可以依循。他對於跟隨宣教呼召有強烈的責任感,但家庭與牧會事工卻時常讓他感到掙扎,不知該如何平衡。另一方面,我從小在家教會的環境裡長大,所以家與教會之間沒有界線。雖然我對於群體生活有豐富的經驗,但我卻是一直扮演討好人的角色,希望被大家接納。我的兩個女兒還小時,我對先生感到很沮喪,他總是努力打拚事工,卻無法滿足我所需要的支持。

在我第二次述職期間,母親寄了一卷錄音帶給我,內容主題是婚姻關係,裡面提到我們常常在心裡放一本看不見的筆記本,裡面記錄著別人的過錯。我承認自己的確有那本筆記本,並請求主把它從我心裡拿走。上帝聽見了,也回應我的禱告,上帝彷彿挪去插在我心上已久的那根刺,並且醫治我的婚姻關係。如今,我常常在柬埔寨婦女和日本婦女之間分享這個見證!她們的心中也都有這本筆記本。

在我們結束第三個宣教任期之前,印尼的Pasang一家人前來接手我們的學生事工。我永遠也忘不了某次和他們對話的內容。他們帶著兩個小女兒來到柬埔寨,庄一郎對那位先生說:「照顧家庭和事工之間很難取得平衡。」但那先生回答:「對我來說,家庭生活和事工是一體的。」我對他的回答感到印象深刻。是的,我們的家庭生活與事工是一體的。我們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明白這個簡單的真理呀!


做父母:在宣教工場與回家後

我認為接近柬埔寨人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先透過小孩。女兒芽生出生後,我和鄰居的關係大大改變。柬埔寨人很喜歡也很愛護小孩,他們對芽生和結(第一次述職時出生的)都很仁慈,也很保護她們,我的女兒們在柬埔寨有非常快樂的童年。我們決定以日文作為她們的第一語言,但要用柬埔寨語或是英語作為她們的第二語言呢?也就是說,我們得決定要送她們進當地學校或是國際學校。後來我們選了當地學校,因為我們希望女兒能結交柬埔寨朋友,並且在柬埔寨人當中長大。於是兩個女兒在學校說著高棉語,並且和柬埔寨朋友一起生活。可惜的是,她們沒辦法融入使團宣教士子女團契,覺得在那裡有點寂寞。

我們離開柬埔寨後,女兒們很快就把高棉語忘掉了。一段時日後,已是國中生的芽生向我們抱怨:「你們當初為為麼不送我們進國際學校讀書?如果我們會英語,對我們的未來有用多了。」我感到很懊悔,也擔心我們是不是為了自己的服事而強迫女兒犧牲。那時上帝開始處理我內心深處的問題。我面對我的缺點和軟弱,並向神認錯,開始學習去信靠上帝的慈愛和主權。

歷經青少年的風暴歲月後,芽生與結對自己的童年有了全新的看法,她們發現宣教士兒女所擁有的經歷是多麼豐富且受到祝福。她們現在能夠擁抱她們的過去,並且對上帝的仁慈滿懷感恩。作為一家人的我們,親嚐了主豐盛的恩典,祂會把過去我們以為失去的,全部再贖回。現在我能全心全意地見證,領受與順服祂的呼召是我們這一生最棒的事了!

「凡信靠祂的人必不蒙羞。」(羅十11)

 

出自萬族萬民 109期 (2023.8)

作者:
菅家容子
Sho & Yoko Sugaya
1995年加入使團
東亞北區國際主任

分享這個帖子

加入我們

有問題嗎?給我們發電子郵件。

為了幫助您更好地服務,請填寫所有字段(必填)。您的查詢將被發送至相關的 OMF 團隊。

Contact Form

點擊提交,即表示您同意我們可以根據我們的 隱私政策

您正在訪問 OMF 台灣網站。
我們擁有遍布全球的中心網絡。
如果您的國家未列出,請選擇我們的國際網站。